“回来了怎么也不叫阿耶一声?”元光耀急忙就想站起身。
但他身后的元非晚一把人按了下去。“阿耶,您别急,起得太快,对身体不好。”随后她又笑着对顾东隅道:“观棋不语真君子,您说是不是,世叔?”
原来,她的位置正对顾东隅,顾东隅早就看见了人。此时听见元非晚问,他笑着捋了捋胡须:“没错。”
元光耀完全无可奈何。“你们俩什么时候串通好的?”
“这话就说得不对了,元大。”顾东隅眉毛一掀,那脸上的笑意就带上了几分促狭。“也不知道是谁,日日在我面前上演父慈子孝呢!”
论起嘴皮子,元光耀从来不是顾东隅的对手,只得迅速败下阵来。“好好好,都是我的错。”他说,又回头去看女儿,“今天情况如何?”
元非晚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同样看着她的顾东隅,脸上笑容变都没变。“您看这里?”她说着,便示意元光耀去看边上的织锦和白玉碗。为了省功夫,她直接让人把东西摊开放了。
“……!”元光耀瞪大了眼睛。虽然他没见过联珠孔雀纹锦,但东西的好坏贵重他总分得清。而那个白玉碗,样式简单是简单,但透明到那种地步,只怕皇宫里也没几个……
“阿晚,这……”他忍不住转向女儿求证。若这两样东西都是元非晚从南宫长公主府里拿回来的,今夜里发生了什么,就真的不用提了——光是用脚趾头想就能知道!
元非晚什么话都没说,只点了点头。
元光耀注视着女儿平静的脸,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担忧。
高兴的是,自家女儿果然从不辜负他,这么个突然的活动也摘下了头名;不仅如此,女儿看起来还一点不在意。
担忧的是,出风头是出够了,接下来要怎么办?真的嫁给哪个王爷吗?
光是看元光耀的脸色,顾东隅就能猜出他的老友在想什么。“瞧这玉的材质,绝对不可多得。如此说来,真是要恭喜芷溪了。”
“若不是世叔多加提点,哪儿有芷溪的这一天?”元非晚乖巧道。
顾东隅满意地笑了。自他回到长安,一大堆烦心事接踵而至,目前只有元非晚给他带来了好消息。“那还是得靠芷溪你自己的实力。”换成是别人,再提点也没多大作用好么!
这一来一往地打哑谜,元光耀有些糊涂了。“等等,难道你们之前真的商议过什么?”
这正是顾东隅想和元光耀说的事情。另外,元非晚带回来这样的消息,更坚定了他和元光耀挑明这件事利害的决心。“这一晚通宵,芷溪,想必你也累了吧?”
元非晚一听,就知道顾东隅有话想和她爹说,需要她暂时回避。“回来的路上,上下眼皮就打架了呢!”她揉了揉眼睛,毫不费力地做出一副困倦模样,“那我就先回院子了,阿耶?”
元光耀自然同意。等女儿下去之后,他才转向顾东隅,脸上的表情变成了郑重:“怎么?你对这事儿已经有看法了?”
顾东隅并没直接表态。相反地,他用食指和中指拈着一枚光滑圆润的棋子,神态显得有些不经心。“我知道你对芷溪的夫君有些要求。只不过,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尽如人意。”
这话换成别人听,说不定会急得跳起来。而元光耀深谙顾东隅的脾性,知道对方的话还没说完。
“就比如芷溪自己。”顾东隅继续道,“不说你我是不是爱之心切,才对芷溪有偏爱;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人,他们也能发现芷溪的好。论样貌,论才气,论心性……咱们芷溪都是一等一的好。”
自家女儿的好话,元光耀自然是很愿意听的。只不过,以他的看法,这后面就要接一个“但是”了。
果不其然,顾东隅点明这个,后头便来了转折。“这种条件,自然是不愁找不到夫君的。但是,再加上你对女婿的要求,便不是那么容易了——配得上芷溪的基本上不可能只娶一个;往低了找,又怕芷溪受委屈。”
听到这里,元光耀不由深深叹了口气。“这是个两难局面,我又何尝不知?要不是为了规避这个,我之前为什么要让阿晚低调行事呢?还不是想,若是不招来某些人,便是不能过上富贵荣华的日子,也至少衣食无忧啊!”
按理来说,接下来就该是劝说。但顾东隅不这么做,而是把手中一直把玩的棋子换了个位置。“若是你刚才这么下了,现在会如何?”
元光耀低头一看,发现顾东隅走的棋正是和他刚才的关键一步相反。他在那时选择了进攻,而顾东隅这步却是完全相反的退守。而若是他刚才退了,现在的结果一定是他被顾东隅打得落花流水!
“你现在觉得,还能退吗?”顾东隅轻声问。
“不进则退,退则更退……”元光耀低声喃喃,“我明白了。不光是咱们自己要如此,别的地方也该如此!”
顾东隅点头。“我正是这个意思。而且,你看芷溪,她可不是个没主意的。自己要如何过才好,她难道不知道吗?”
这话太有道理,元光耀无法反驳。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”他慨叹道,“现下只能先往前走看看情况了!”
顾东隅再次点头。“我还有一种猜测,就是这两个看似相反的方面能同时解决。”
“哦?”元光耀略有好奇,但不抱太大希望,“是什么?”
“吴王。”顾东隅言简意赅地道。
虽然这句话只有两个字,但元光耀完全明白了。他们眼下靠的是自己的家世,那自家女儿左右都是侧妃的料儿;但若吴王能够平反,那当个正妃便绰绰有余了。只要自家女儿嫁过去就是正妃,那能解决侧妃的办法就多很多!
“你说的倒是容易呢!”元光耀不由苦笑。“难道我不想要把这件事做成吗?只是,圣人的心意,有谁能明白?”
顾东隅知道元光耀在担心什么。
五年过去了,吴王谋反一案还是悬而未决。不忠可是大罪,若是皇帝死活不愿意相信臣民的忠心,那不管手里有多少权力,迟早都会没有的——
皇帝固然担心吴王手里的兵权,但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,皇帝硬说吴王谋反,可以;但若吴王被逼急了起兵,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,距离清白就更远了!
说到底,还是个僵持局势啊!
“如今朝中有魏老坐镇,情况便不比从前了。”顾东隅只能这么安慰元光耀。“我听到些风声,说是魏侍中向圣人进言,劝说圣人宽释吴王殿下。”
“真的吗?”元光耀一听,眼睛都亮了。
“好像就是前几天的事情。”顾东隅肯定道。“若你想要知道,咱们便再打听打听。另外,如今兵部是侯玄表在管。虽说玄表此人脾气捉摸不定,但关键时刻,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。”
兵部尚书侯玄表,年轻时生得一副俊秀外表,为人却很寡言。如今上了年纪,便愈发地惜字如金起来。如果说魏群玉和郑珣毓师徒俩是如出一辙的臭脾气,他则是朝中独树一帜的怪脾气。不过,怪则怪矣,他经手过的事务都不会出任何错,把一票同僚的嘴堵得死死的。
元光耀一边听一边点头。涉及到军权的问题,和兵部尚书打好交道总没有大错。“你说的极是。不过我是有求于人,恐怕不能操之过急。”
“你怕吴王的事情还没解决,圣人就先给芷溪指了人家?”顾东隅立刻指出了这点。“若是之前,还有可能。可如今,选妃的事情已经和诸位王爷都有关,这流程就会长得多。到圣人亲自赐婚这地步,少说也要三四个月。”
元光耀终于放下了一半的心。“我知道了。”他瞧了瞧窗外已经开始稀疏的月色,果断地站起了身。“咱们这就上朝去吧!”
照理来说,每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会,参与的官员最多,同时也是最热闹的。今日是十六,前一夜又至少有一半的长安人通宵没睡,大家应该没什么心情闲聊才是。然而,事实却完全相反。
从元光耀踏进宫门开始,他就不得不发现,今天的他似乎特别受人瞩目——认识的人一定上来和他说两句话,不认识的脸上笑容也变得殷勤许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