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3章(1 / 2)

逍遥游 月关 1601 字 26天前

罗一刀和纥干承基是武人,对这种事根本不放在心上,觉得这简直是不务正业,舞文弄墨有什么出息?他们特意提起此事,只是想搏太子一笑。

可太子一听,却是又惊又怒。

文治是小事?那是天大的事!尤其是江山已定,文治的作用尤在武事之上。

李泰要加文学馆?这事儿他竟然不知道,现在父皇都准了,李泰都开始大张旗鼓招揽天下名士了,风声才透漏出来,很显然,是李泰之前刻意隐瞒他的结果。

李承乾第一件事就是想起了自已的父皇。皇爷爷当年立李建成为太子,如果不是允许自已的父亲建天策府,可自行招募文武并任官,自已的父亲便再有本领,如何与太子相争?

现在,父皇允许李泰建文学馆,自行招揽学士,这等于是允许他自建小朝廷啊。一个该往封地就藩的王爷,滞留京城,迟迟不走,还在王府自募贤才,这分明走的父亲当年崛起之路。

李承乾大恐,马上就想找苏有道商量此事。

苏有道负责李承乾的幕僚机构和谍报机构,本来这事儿也没那么商易瞒过他的耳目。不过,李泰这个小胖子实在是太受宠了,他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中间环节,想要什么,都是可以直接见到天子,当面说的。

而且,他陪着皇帝宫中游览的时候,旁边除了皇帝的贴身内侍,全无旁人,对皇帝说些什么,只要皇帝未循正规朝廷渠道宣布,岂是那么容易被人打听到的。

这次的事,更是李泰一说,李世民便欣然应允,只觉这宝贝儿子确有出息,不负所望。李泰得了皇帝点头,便回府秘密筹备,等到腾建好了文学馆,打算正式招人了,这才宣布出来,所以就连苏有道也无所谓。

而且李鱼居然跳出了西市这个暗流汹涌的小江湖,跳进朝廷大隐于市,这种际遇也不在苏有道的判断之中。毕竟,这种事实在是太考验个人运气了,正常情况下是绝不可能的事,所以苏有道对西市的图谋计划也被打乱了。

好在他已经把陆希折等二三十人派到了李鱼身边,李鱼跳到太常寺鼓吹署那个港湾里优哉游哉地混日子去了,却很讲义气地把依附于他的百余名“江湖豪杰”都留给了良辰美景两姐妹。

在李鱼这方面,本是一番好意,想着这对小姐妹把持偌大一个西市不容易,给她留些既有本事,又没有根基的江湖人,她们姐儿俩很容易操控。他哪知道这百十号人里边,居然有三分之二是旁人掺的沙子。

三分之一是真正的江湖人,三分之一来自苏有道,三分之一来自杨千叶。

李鱼走了,这些人却得到了良辰美景的重用。对苏有道来说,其实未必是坏事,毕竟本就是他的人,一时扶持这些人上位,对他反而更有帮助。以前他就想这么做,只是西市针插不进,不得机会罢了。

幸好常剑南患了恶疾,大限将至,为了交班,匆忙来了一场大清洗,又多了李鱼这个变数在里边胡搅一番,这才引入这么多的新人。所以,苏有道需要重新制定计划,对陆希折等人进行安排。

这也消耗了他很多精力,当李泰的文学馆开张的消息传来时,苏有道刚对西市诸人做了安排,他甚至安排了其中两名英俊潇洒、有一定文才、履历也清白详尽的部下,授意他们施展“美男计”,拿下良辰美景。

这时突然收到越王李泰开文学馆的消息,苏有道大吃一惊,马上趋车直奔东宫。越王李泰已经占了先机,而且这是不可改变的了。不过,幸好越王李泰得到授权建文学馆,也不过就是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和势力,让一些朝臣对他有机会觊觎皇位多了几分信心。

但这还不足以动摇太子的根基。

太子,本就有开衙建府的资格。手下不仅有文吏,还有武将,这才是真正的小朝廷。李泰有个文学馆,只是有了公开招揽贤才的掩护,论吸引力,当然不及东宫。

再者,太子有大义名份,这一点也不是越王李泰能比的。

唯一堪虑者,就是李泰真把那文学馆搞得有声有色,建立文治之功。那对太子才是致命的,一个王爷,一个深受天子宠爱的王爷,拥有比太子更辉煌的文治能力,太子之位才是真的不稳了。

以前,因为李承乾本就是太子,作为国之储君,他最重要的就是不犯错,而不是有所表现,所以苏有道对太子做的也是蛰伏之略。可现在不行了,绝不能让越王李泰在文治上压太子一头。

可是,越王李泰那边刚刚建文学馆,太子这边便张罗着也要做类似的事,不但显得是在效仿越王,而且也会让皇帝反感:你是长兄,又是太子,心胸就这么狭隘么?青雀喜欢文学,招募些文人士子吟诗作赋,编撰经典罢了,你这么紧张做什么?

所以,苏有道灵机一动,想到了一个曲线迂回的好办法。

李承乾刚要派人去找苏有道,苏有道就来了,并且为他献上一计,并且再三叮嘱,这件事,太子万万不能自已开口,亲太子的大臣也绝对不可以出面,他们不管谁出面,都会令天子有些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