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块同样制式的石碑,只是没有照片。下面刻着的是“孝男陈今书之墓”。
陈今书是陈婉琴和陈知骐的亲生哥哥,生于1972年4月11日,殁于1976年7月28日,幼年早夭,所以他一直是家里不算禁忌的禁忌,很少被提及。
1976年7月28日,唐市发生了强度为里氏7.8级的地震。在这场举国震惊的大地震中,有20余万人丧生,其中也包括陈家的大儿子陈今书。
有关她这个大舅去世的具体细节,方宁不得而知,也从没有人谈起过。
但从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中,方宁听闻,正是因为这位大舅舅在唐市的大地震中死亡,外公外婆才又生了小舅舅。
这个传闻是很有根据的。陈婉琴生于1975年12月冬至,陈知骐生于1977年8月末,算算时间,刚好是地震那一年年底怀上。
四十几年前,重男轻女的思想较如今更为根深蒂固,城市和乡村都是一个样,家里没有儿子是要被亲戚和街坊们指指点点的。
在这种背景之下,陈家夫妇才会在陈婉琴出生不到一年后就急着再生一个孩子。
那年代,人们生活本就窘迫,更不用说遭此大灾。
方宁的外婆袁玉兰初中都没毕业,没有稳定工作,只能给人打打零工。外公陈自来在当地的一所小学里当老师,教语文偶尔也兼职数学,还算是份体面的工作,但工资水平也很一般。
最难的时候,他们只能顿顿吃榆钱、红薯和豆腐渣。
但即使这么难了,没有儿子也不行。
从陈知骐出生后,一直到他去参军的这十八年里,对于陈家夫妇而言,年年都是坎儿。两个孩子上学成了家里最大的花销。要交学费,买校服,买运动鞋,买书本……什么都得要钱,一块钱恨不得掰成八半来用。
正因为过得这样辛苦,所以陈知骐当年不懂事不好好学习才会被打得那么狠。毫不夸张地说,陈婉琴和陈知骐上学的机会都是他们父母从牙缝里抠出来,拿命换来的。
在他们住的那片,多少人家的孩子初中就辍学打工了。家里养两个孩子,还都能读到高中的其实是少数。他真是太不珍惜这个机会了。
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,虽然陈知骐没能考上大学去参军了,这对于当年的陈家夫妇而言倒也未必完全是坏事。军队会发补助,还管饭,十八岁之后他就再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。
假如两个孩子当年都考上了大学,花销会比高中还要大不少,那样的话,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供姐弟俩一直读到毕业。
==
仅以此章纪念很多年前我在唐山大地震中去世的亲人,以及所有罹难者。
晚上还有一章,是3000收藏的加更。
满3000珠再加更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