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节(2 / 2)

等到婢子们睡下,归菀裹紧大氅,悄无声息地推开房门又轻轻掩住了。

冬夜的苍穹,除却那几粒闪着寒光的星子,还有淡薄的月光,也是冷的。归菀重重呼出几口白气,摸索朝后厨方向走去。

她犹如探寻荒路的小狐狸,警觉异常,努力回忆初来乍到的那一次,那罗延带着她走马观花地在东柏堂转的一圈。好在她记性向来准,穿过游廊,再过一道拱门,便是朝后厨方向去的。

看来日后她要多留心东柏堂布置。

嘈杂声顺着冷风送过来,见一点光亮自不远处的窗口渗出来,归菀不禁又打了个寒颤。

蹑手蹑脚的靠近,归菀蹲伏在窗子底下,里面人声实在太杂,间或传来阵阵粗豪的大笑,听得她略微有些发急,这样怎能找到……眼前倏地闪来一道人影,吓得归菀忙死死捂住了嘴巴。

来人也显然被她吓到,借着月光瞧了几眼,似是不能确定:“是陆姑娘吗?”归菀见他眼生,却认得自己,还未答话,来人眼风一动,朝她做了个手势,归菀会意,同他一道往边上榕树后去了。

“小人是蓝将军的亲卫陈庆,那一回,见过陆姑娘两人的,陆姑娘不记得小人,可小人记得姑娘。”来人迅速压低了声音,“姑娘来这里做什么?”

听他口齿清楚,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,加之乡音入耳,归菀眼眶倏地一热,哽咽道:“我听说了蓝将军的事,他方才还给我做了碗豆腐羹,我想见将军商议些事情……”

陈庆眼神一动,似是猜出她心思,忙阻拦道:“陆姑娘千万不要鲁莽行事,枉送性命!”

声音里有些急迫,归菀凄凄惶惶地看着他:“你们要给他当一辈子的奴隶么?”

陈庆心头一震,紧跟着摇了摇头:“陆姑娘,我们知道你难过……”说着似不忍心再说,转口抚慰,“将军一直在等时机,”他四下看了看,声音压得更低了,“不瞒姑娘,将军也时刻打听着姑娘的动静,苦于没机会相见,陆姑娘如今既是他的身边人,若是得了什么要紧的消息,倘是方便的话,不妨相告一声,自然,陆姑娘安危最重要,行事切不可冒险!陆姑娘明白小人的意思吗?”

唯自己人,方能这样体贴她,许久无人这样真心关切,归菀泪眼朦胧中拼命点了点头,他又四顾一番,边将归菀往外引,边又嘱咐了:

“后厨有虏来的几个良家子,你若是能要去一个做婢子最好不过。”说着又附在她耳畔低语几句,方让归菀速速离开。

地面月光清淡,归菀重新爬上床榻时,打开了窗,她浑身火一般烧着,一声不吭地瞧着天上那轮冰魄,慢慢抱紧了膝头:

那个人嘱咐她的话,还在耳畔,向晏清源要汉人婢子,他会答应么?

她必须得信: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,晏清源也终究是个人,只要他也还是肉体凡胎,就有可刺透穿破的那一日。

日子晃到元日跟前,归菀见晏清源次数更稀,他来去匆匆,不知在忙络些什么,准备好的话自然也就无从出口。

而因元日之故,大相国晏垂也来到了邺城。

这一回,一同前来参加元会拜贺天子的还有二郎晏清河,却是头一遭。

第33章 醉东风(9)

大将军府前,并未大张旗鼓,因晏垂素节俭,不好金银玉饰,晏清源虽想讲究些,却怕惹他不豫,遂不大布置,本来大将军府在邺城也只徒有“大”的虚名而已。

晏垂年近五十,长头高颧,身材挺拔,远观之,仍见英气,格外引人注目。

而晏清河,就在父亲的身侧,一张过分苍白的脸,幽幽隐在毛氅中,死人一样的,不见半分生气,平日里就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样,此刻,众人的欢笑寒暄声,更是将他隔开,倒像个局外人了。

一年下来,唯有几个重要节日,大相国方携亲信李元之动身自晋阳赴邺城面圣。

这一回,不仅带了李元之,将比长子小两岁的嫡次子太原公晏清河一并带来,邺城四下里亦是闻风而动,刚得了消息,尚书左仆射百里子如、侍中石腾、侍中晏岳、尚书右仆射徐隆之四人便赶来赴大将军府所设洗尘宴。

四人或是本家,或是故交,皆为早年追随立功者,甚见信重,彼此见面寒暄倒无任何生分疏远之处。

四人待同晏垂见过礼,见晏清源也在,便笑吟吟一并让了礼,唯独侍中石腾未与晏清源行礼,径直入座。

余者对视一眼,又齐齐看向晏清源,却见晏清源并无不愉之色,神色如常。一旁那罗延已看得浑不舒坦,俯身蹲在崔俨身侧,悄声道:

“你看把他张狂的,全不把大世子放在眼中。”

崔俨自斟着佳酿,轻甩衣袖:“你急什么?你看太原公,无一人搭理,不照样该吃吃该喝的喝。”

环顾四周,先拿眼角瞥了一眼正同李元之殷殷交谈的晏清源,再看大相国,却是拉着百里子如的手,不知在说些什么,只见大相国甚是愉快模样,唯独晏清河沉默寡言,一人独饮,崔俨这才同晏清源碰了碰目光。

这四人中,与大相国最亲厚者,仍当属尚书左仆射百里子如。大相国虽常年坐镇晋阳,但百里子如时往谒见,两人并坐同食,动辄通宵达旦敞怀叙话,及其当还,大相国更是对其俱有赉遗,宠信之深,天下有目共睹。

说到酒酣耳熟之际,晏清源一个眼色丢来,崔俨便起身默默随他一前一后,往书房方向来了。

“晏慎的事情,我跟大相国已经简单回禀了,大相国的意思,是开春就要将他外调,御史中尉正好空了出来,”晏清源一句废话也不啰嗦,撩袍一坐,“我让你查的事情,都准备齐全了没有?”

看来就在开春了,无论晏慎反与不反,晏清源总有法子逼的他反看来,这便是大相国和世子的不同了,论起心黑,世子当更胜一筹,崔俨心底想道,轻咳一声:“该准备的都准备了,世子是打算从石腾入手?”

晏清源朝壁上望了一望,那上面,正挂着他素钟爱的环首刀,目光锁了半日,才悠悠回答的文不对题:

“过了元日,大将军府还要设宴,到时大相国怕是就已经回晋阳去了,你知道的,他在邺都向来逗留时日短。”

听得崔俨一怔,正想着晏清源这是什么意思,晏清源已敲了敲案头:“今日是我不能给大相国出难题。”

原是如此,崔俨展了下笑容:“可大相国却是时时给世子出难题啊!”

邺都是个狼窝。

这几载间,朝中四贵公然受纳,毫无忌惮,庙堂内外已是怨声载道,晏清源深知大相国的难处,自来邺都,便开始着手整顿吏治,本初见成效,中间空了打淮南这一年,一切又回到起点,他人一旦不在邺都,政令便是一纸空文,晏清源眼中含煞,出了片刻神,这才笑道:

“过两日宴会上,我请了晏慎,到时你也过来。”

崔俨撇开眼,点了点头。

“世子,恕我多问一句,大相国对晏慎的意思,和世子,是同一个意思吗?”崔俨问的果然很多余,晏清源瞟他一眼,往后闲闲倚了,两只眼睛看着乱跳的烛光,面上依然是惯带的神采:

“求同存异罢。”

崔俨默了片刻,半晌,抬头搭眼看了看晏清源: